曾经那些矗立在市中心繁华地段,象征着财富和身份的高端写字楼,此时此刻正在抢着用“免租”的方式来吸引商户入驻。
打头阵的,竟然还是广州、杭州、苏州、北京这样的一二线大城市里的甲级写字楼。
深圳为此喊出了一个漂亮的口号,叫“只收梦想,不收租金”。但是懂的都懂,不是梦想价更高,而是租金真的收不上来。
今年二季度,国内主要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写字楼供应量几乎都高于市场需求,很多地方的空置率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20%的警戒线。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局面,市场随时都会陷入“高空置率-租金下跌-资产贬值” 的恶性循环当中。事实上,像北京、广州、苏州等地方的写字楼租金都已经达到了两位数跌幅。
其实,造成如今写字楼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跟房地产有关,过去楼市野蛮生长的时候土地经济十分火热,住宅用地被用来建居民楼,商业用地很多都改了写字楼。恰好过去10年,互联网等行业催生出了大量的创业公司,基本能够消化掉市场上大部分存量写字楼,彼时并没有人太在意写字楼的供需已经发生了错配了。
可问题是这些租写字楼的企业大多是民企,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弱,尤其是在这两年的经济环境下,租写字楼市场需求就会减弱,但写字楼的建造周期很长,供给并不会随着需求减少马上就减少,于是就出现了写字楼空置率不断攀升的情况。
要是放在以前,写字楼的业主会考虑要维持写字楼的价值,一般不会主动降低房租,可是眼瞅着市场需求越来越低,高端写字楼本身又是一个吞金兽,没有足够的租金收入来支撑,很多高端写字楼的物业维护都成问题。
就这样,从小部分写字楼开始降价促销,最后蔓延到全国,写字楼的身价也跟着一路下跌。
但有了问题总要解决呀,现实的矛盾像经济环境地产情况又很难再短时间内化解,于是很多大城市干脆就选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本着不破不立的态度直接把租金免掉,通过这种方式把企业吸引进来,通过企业招揽更多的劳动力,再通过人群消费带动经济,从而彻底转变写字楼的被动处境。
这种做法的思路其实跟之前政府对民众发放消费券是一样的,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做法在实操上竟然真有一石二鸟的效果。
从一开始深圳、苏州、杭州等城市先试点,再到后来广州、上海等城市跟进,慢慢的大家发现这种模式对于城市的人才引进也有很强的作用。
于是,跟写字楼有着相同市场困境的工业区也加入到了免租名单中,比如苏州就提供了10万平的产业空间,最高免租2年,按照当地平均月租每平70来算,每年就能减免近一个小目标。广州黄浦区也一次性拿出了15万平方米的试点产业空间,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三年免2年租金,签约6年免3年租金。上海临港新片区更是直接针对青年创业者推出了办公免费租、公寓免费住的政策,符合要求的企业落地就有可能拿到8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50万无偿赞助等配套资源。杭州“润苗计划”联动市区,拿出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国有园区资源,给予遴选出的优质初创企业最长可达5年的零租金创业空间,意图在全国招商版图中“先声夺人”。成都的天府新区通过区属国企天投集团,划出5万平方米园区实施“阶梯式租金减免”,采用首年全免、次年减半的模式,减轻企业长期负担。
更早一些,北京和深圳也在今年3月就出手了,都是10万平米起步,年减免金额分别是1.76亿和2.74亿。
“0租金”的午餐虽然诱人,但并非人人都能享用。为了确保宝贵的公共资源用在刀刃上,各地都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首先是产业聚焦非常精准,几乎只为“未来”买单。
翻开各地的免租招商目录,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目标行业高度一致,几乎全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传统产业、低附加值行业基本无缘这场盛宴。无论是广州的“12136”现代产业体系(智能网联车、生物医药、低空经济、AI等),还是北京中关村的“AI创新社区”,或是成都的电子信息、专精特新产业,政策都与城市的核心产业规划紧密绑定。
这种严格的筛选机制,旨在确保享受优惠的是有潜力、高成长性的“好苗子”,防止资源被低质量项目占据。
所以,“零租金”表面上是优惠,本质上是一场城市之间的“抢企业大战”。
尤其是产业相近、区位相邻的城市,你免一年,我就免两年;你提供空间,我就配套人才补贴和政策绿色通道——已经不是暗戳戳较劲,而是明着“卷”了。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城市内卷又要开始了?毕竟,今年国家花大力气对“招商引资”形成政策层面硬约束,明令禁止不规范行为。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 。而到 8 月,发改委再次明确,“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 。
但实际上,“免租金”政策还真算不上内卷,甚至还有“反内卷”的意味在其中。
因为城市内卷,大多源于对热门产业的超量财政投入,包括返税、补贴等,本质上是定向对部分企业的现金流进行补充。但充沛的现金流,不能直接和竞争力画等号,所以等钱烧完了,企业就只能“关门大吉”,造成了无尽的浪费。
而这一轮“零租金”政策,本质上不是现金流补充,而是成本端纾困,和之前国家反复提到的“降低物流成本”类似,重点在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总之,原本只收梦想的口号,如今成了城市竞赛的标语,免租也不再是对市场经济的妥协,而是对未来城市建设、人才吸引的投资。
配资网哪个.正规配资官网.十大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