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网讯 (苏晓/文)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9月19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的政策发布与推进工作。
据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
首先,《通知》明确了2030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城施策、一圈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规范有序的便民生活圈。
其次,《通知》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任务。包括:一是扩大覆盖范围,利用3年时间持续开展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对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全覆盖,让更多人民群众受益。推动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购物服务圈、体育健身圈、社区文化圈、健康医疗圈等圈圈相融,增加服务覆盖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二是优化设施布局,加强整体规划设计,一圈一策分类建设,科学布局商业设施,发展街巷经济、社区经济,支持社区商业与公共服务、物业服务、绿地公园、体育场所等设施联动发展,提升集约化利用水平。三是推动业态升级,全面补齐基本保障类业态,重点建设为老服务业态,加快发展育幼服务业态,鼓励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四是推动服务升级,推动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供人性化品质化服务,推动社区食堂科学定价、市场化运营,组织特色化多样化活动。五是推动管理升级,建立多元化治理机制,支持专业主体运营,提升数字管理水平,让社区生活更智慧更便捷。此外,《通知》还从健全工作机制,扩大场地设施供给,加强对类公益性业态的支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加强各部门政策集成等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当前老旧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普遍存在空间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表示,破解老旧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难题的关键在于城市更新的实施机制,要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一是做体检,找准问题短板。去年以来,住建部指导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将小区、社区、街区列为体检维度,今年又扩展到部分县级市。通过社区体检,摸清既有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现状底数,找准各类设施缺口和服务短板,同时广泛听取居民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形成整治清单,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编规划,确定解决方案。今年,住建部部印发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和工作手册,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规划编制。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中,落实落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比如在片区策划中,提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养老、托育、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各类服务设施的数量、面积、分布和服务内容等。在项目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各类设施项目的更新方式、设计方案、资金测算和运营模式等。
三是抓项目,打通实施路径。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将零散小区整合成片区统筹推进改造,整合小区内外的存量资源,配建便民生活圈中最急需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在完整社区建设项目中,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推动补齐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短板。同时,结合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更新改造,把腾退出的空间资源优先用于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四是推经验,完善政策机制。近几年,系统总结提炼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印发多批次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引导各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适应既有社区更新改造的体制机制、方法模式和政策标准。
与此同时,张雁指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都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举措。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努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的“好社区”。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着力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整治小区及周边环境,完善小区停车、充电、消防、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增设助餐、家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结合改造同步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居民共同维护改造成果。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惠及居民5100万户,在这个过程中增设养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场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增设停车位400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93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3200多万平方米,让群众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完整社区建设方面。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从社区服务设施、宜居环境、智能化服务、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在试点工作中,与商务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工作。指导地方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整合有关资源、资金和力量,采取体检先行的工作方法,高效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有的地方通过空间融合、功能复合,嵌入居民关切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还有一些城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社区长效运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截至目前,106个试点社区共建设改造老年服务站、社区食堂、托儿所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000多个,新增停车位2.62万个,惠及居民108.85万人。此外,浙江、重庆、湖北、湖南等18个省份扩大了试点范围,打造3000多个完整社区建设样板,改善了人居环境,大幅提升了居住品质。
配资网哪个.正规配资官网.十大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